2016年2月10日 星期三

應以香港經濟的盛衰,作為未來投資的指標?


很多香港人的思維都以經濟為主導,卻忽略了政治層面的思考。但對於國內的當權者來說,政治的利益高於一切。

1980年代初,英國曾向中國提出分拆香港的「主權」及「治權」:主權歸中國、英國保留治權。但遭到中方的強烈反對,鄧小平一錘定音,堅持中國須收回「整個香港」的主權和治權,一切「以主權換治權」的方案免談。

怡和家族自以為收到英方以「主權換治權」的堅料,繼續舉債投資香港,1982年,置地公司以港幣47億元成功投得中環最後一幅大型地皮,此時中國卻堅持收回「整個香港」的主權和治權,隨後本港地產市場暴跌,弄得置地公司要賣仔救命。其後各大英資公司不斷受到本地華商的資本狙擊,至90代初,英資公司已幾乎全部遷冊海外。

在中國這樣中央集權的國家,從來是一朝天子一朝臣。筆者認為香港最有錢的那個人要遠走他鄉,不純粹是出於經濟原因。那老人很有智慧,明白在共和國內,再富貴的富豪,也只是財閥一名,永遠不是X家人,隨時都會出事。對中國有些認識的人,都知道共和國內有不同的派系。也知道現在是哪個派系在當家,之前站錯邊的人,現在當然要夾著尾巴跑。

在香港回歸中國的過程中,誰人的身家上漲的最快,誰人是既得利益者?你懂的!中國有句古語叫「狡兔死,走狗烹;飛鳥盡,良弓藏;敵國破,謀臣亡」。對於中國當權者來說,香港有些人的歷史任務已經完成。不肯投誠交還權力的人,其黑材料將被傳媒公開。

為何筆者會有這樣想法?那是因為明、清兩代的中央政府都實行過削蕃、改土歸流。大家將「港人治港」改為「苗人治苗」,將「富豪」改為「土司」應該就會更容易明白背後的佈局。在中央政府的心目中,香港人的身份是外番,並不是自己人。曾經有人講過統治香港的是「香港馬會」,到底香港的權貴、財閥,在香港有沒有勢力?大家心照吧!

佔中事件的和平結束,已經預示香港權貴的反抗力量被打敗了。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的香港政改方案,已經預示,香港未來在政治上的特殊性將逐漸被削弱。

內地知名的智庫「智谷趨勢」研究中心發表一項研究報告稱, 2010年,香港的GDP總量被上海超越,2011年,被北京超越,明年將被廣州、深圳超越,到2022年前後,重慶、成都、武漢、杭州等城市的經濟總量都有望和香港相當,屆時香港在中國城市經濟序列中的地位,將變成一個二線城市。1997年香港回歸時,香港一地的GDP相當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(含港澳、不含台灣)的15.6%,到2013年,香港GDP總量僅相當於全國的2.9%。

出於以上種種原因,有些香港人是必須走遷冊這條路的。但對於我等星斗市民,我們有能力跟別人走出去,去全世界做投資嗎?反正我又不是要被打擊的對象,在做生不如做熟的情況下,筆者認為自己最佳的投資國度仍然是中國。

恆指中代表香港經濟的股票還有多少隻?純粹以香港經濟的盛衰,作為未來投資的指標還是合理嗎?



一劍

2016年1月21日@大方向

沒有留言: